言语治疗常用的方法 言语训练室的温度、通风及照明应适宜,能隔音保持安静。最好做到一人一室,进行“一对一”的训练,以防止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,注意力不集中。室内应配备口形纠正及表情模仿用的大镜子、录音机、秒表、节拍器、呼吸训练用品、压舌板、各种字词卡片和图片、人物和情景图片及训练用实物等。训练时间以上午为宜,每次在30min以内,以免患者疲劳。训练内容要适合患者的文化水平、生活情趣等,先易后难,循序渐进,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。 (一)呼吸训练 目的是改善呼气的气流量和气流的控制。气流的控制训练包括鼻吸气、嘴呼气。呼气时尽可能长地发“S”、“F”等摩擦音并变换摩擦音的强度、长短。尽可能长时间交替地发元音、摩擦音。低声一口气数1、2、3…,进一步改变数数时发音强度等。 (二)发音训练 目的是改善声带和软腭等的运动。例如深吸一口气,呼气时咳嗽,然后将这一发音动作改为发元音“O”,大声叹气,促进发音启动;一口气尽可能长地发元音,由发单元音逐渐过渡到一口气发2~3个元音,进行持续发音训练;数数、发元音并不断变化音量来练习音量控制;按3~8个音度(音阶)唱“ma-ma-ma”等,练习音调控制;深吸气,鼓腮维持数秒,然后呼出或发双唇音及摩擦音练习控制鼻音。 (三)发音器官锻炼 舌头运动(向前伸出、舌向左右侧运动、卷舌,舌在口内旋转),以克服舌尖、舌根运动不灵活;鼓气练习,声带震动练习。下颌的上下左右运动;口唇的前突、收拢、左右运动,鼓腮;重复发元音、爆破音使软腭抬高等,可配合应用冰、毛刷快速刺激、压力、牵拉与抵抗等。 (四)韵律训练 目的是改善说话时的速度、抑扬顿挫、重音等韵律,使言语更自然更清晰。强调关键词前后停顿,关键词重读,保持正常的间歇。练习各种语调的语句,如疑问句、命令句、感叹句等及表示不同感情的语句。重读句子中的一个词,使语义改变,如“他今天去北京”,“他今天去北京”,“他今天去北京”。 (五)言语训练 ⒈听理解训练 ⑴单词的辨认:出示一定数量的实物、图片或词卡,让患者在听到简单指令后指认,如在患者面前放3张图片(茶杯、勺子、叉子),先后说“请指出我说的东西”,如“茶杯”,让患者指认相应的图片。 口令指令由易到难,即物品名称(如茶杯)?物品功能(如你用什么喝水?)?物品的属性特征(如什么是玻璃的,可以摔碎?)?增加刺激的数量(摆出物品的数量及听理解单词的数量)。 ⑵执行指令:治疗师发出口头指令,让患者执行。如“把书合上”,“闭上眼睛”,“把笔放在书上”。逐渐增加指令的难度。 ⑶回答是与否问题:如问:“这是茶杯吗?”,“7月份下雪吗?”要求患者回答“是”或“不是”。不能口头回答者,可用字卡或手势。让患者听一小段短文,根据其内容提问,回答方式同上。 (α༭ami) |